——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寧夏華祺實業集團董事長何學虎在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代表工商聯發言
近年來,我區在加快“放管服”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受疫情多發、原材料漲價、供應鏈不暢等因素影響,加上一些基層單位在具體工作中存在的粗暴執法、一刀切管理和命令式工作,使不少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的生存非常艱難,亟待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給予雪中送炭般的關心和精準對接式的幫扶。
一是要依法保障好企業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企業是依法注冊成立的法人實體,相當于政府已給發了出生證。只要持有開業的有關法定生產證書,就不能因基層要完成一些階段性任務,如環保檢查、良好天氣數據等,隨意命令企業停工停產,導致企業生產計劃無法執行,對外供貨合同無法完成,而應該依法確保企業自主經營、自主生產、平穩生產。這樣企業就會信心滿滿、預期穩定。
二是要加大支持傳統企業的技術改造,改變這類企業技改項目沒人敢受理,沒人敢支持的狀況。我區工業基礎薄弱,招商引資也難。有些傳統企業特別是冶金、建材等,只要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技術改造,達到法律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能耗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就應該允許生產并在技改立項、科技創新、獎勵補助等方面給予支持。
三是要強化契約精神,確保企業生產要素在市場上正常供應。這幾年,我區絕大多數工業園區都實行了以電代煤、以氣代煤的生產動力轉換。這從長遠看是好事,但這也帶來挑戰,主要是電和氣的保價和穩供!缺油、缺氣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企業反映,一些基層政府和供應單位往往以“保民生”“保居民”用電、用氣等高大上的理由,輕則給企業漲電價、漲氣價,重則給企業拉閘限電,搞的企業很無奈。
四是各級經濟管理、市場監管和執法機構的工作人員要帶著感情、熱情和激情,為企業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F在辦一個企業不易,辦好一個企業更不易。辦好一個企業對當地老百姓子女就業等有直接的好處。但由于現在政商溝通的渠道少,企業和政府工作人員交流的機會也少。企業總感覺到有些官員對企業的難處態度冷淡、不上心,這就在無形中涼了一些想干一番事業的投資人的心。比如,有的企業廠區雜物堆放不規范等問題,應該先去幫助規范和批評教育,而不是動輒就罰款上黑名單。
五是要以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為共同任務,讓政商關系親起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第二個百年奮斗中逐步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這就要求我們的各級領導和廣大干部要主動地多了解企業、真心地多關心企業、積極地多支持企業解決難題。希望我區在近幾年探索的基礎上,借鑒外地的有效做法,盡快列出政商交往的“負面清單”,明確交往中不能碰的紅燈范圍,同時更要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明確交往中的綠燈范圍。紅燈堅決不碰,只要是綠燈就大膽幫助企業排憂解難,不能怕這怕那。另外,還要在落實盡職免責、容錯糾錯的同時,制定并實行有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對企業正常生產亂作為,對企業反映的問題不作為等問責和處罰的具體制度和辦法。
我們堅信,有黨的英明領導,只要我們上下同心、政企同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把企業做優做強,為寧夏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